点击标题下方 蓝字 订阅本号
通过两天的街采和网络征集,大伙儿提供的广西十四个地级市的数据,取平均值做成了一张图。结果显示:十四个地级市彩礼的平均数大约在2万块左右。
礼金最高数出现在钦北防和玉林:3-5万块;
礼金最少的是河池:平均数3千到1万元左右;
南宁、宜州的彩礼居中,2万元是一个参考值
当然,这些数字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不代表所有家庭的状况。
有一些地区,彩礼中不仅要求有礼金,也要送金饰,比如梧州、北海等地;
而在河池、钦州、北海合浦等地,男方家还会依照风俗准备猪肉、糕点等物品上门提亲,这些花费,也都是计入到彩礼中。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
大家认为彩礼到底重不重要呢?
小童来自南宁,刚刚和男友领证,并准备举办婚礼。她觉得彩礼不重要,因为她的妈妈不仅没有对男方家的彩礼有要求,反而考虑到女儿女婿供房压力大,主动为他们置办了许多家用电器。
南宁市民 小童:
老人家对我们的一种心意吧 因为我妈说她觉得,彩礼这个东西多少是个情意,只要两个年轻人过得好就行了。
来自百色田林的瑶族姑娘艳英,上个月刚刚和丈夫举办了传统的盘瑶婚礼。因为不愿离开父母,所以丈夫迁就她做了上门女婿。
为此,艳英的父母除了给小夫妻准备了手工的瑶族服饰和一些银饰以外,还给男方准备了3.6万块的彩礼,拿到彩礼的一方也会为小家庭添置物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万块对农村的普通家庭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数目了,但农村存在的一个客观情况是,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彩礼有逐渐看涨的趋势。
赵艳英:
如果是招上门女婿的话,彩礼就会少一点,有的三万多五万多都有,女的出嫁就要多一点,有的要六七万,八九万也有,主要看家庭的,有的也是看女方父母,有的要得多,有的要得少。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有超过8成的采访对象都表示,父母会把彩礼转换为陪嫁的物品或红包返还给女儿女婿,作为小家庭启动的第一笔资金。
当然,也有个别地方因传统风俗、思想观念等原因,还存在索要高价彩礼和攀比彩礼的情况,对此,大伙儿持中立态度,认为不需要过多地去关注。
更多的人觉得,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观念的普及以及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彩礼只是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其实“裸婚”“0礼金”也没关系,夫妻双方情投意合、婚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南宁市民:
做个形式就好,取个吉利就好,没有必要非因为1万2万多3万,就觉得自己排场很大,我这婚才算结了。
南宁市民 陈阿姨:
新婚新办吧 以前那些不好的习惯要破除。
彩礼的兴起
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寅生说,彩礼在典籍《周礼》中就有记载,彩礼的多少,在当时会决定女子嫁人之后的身份和待遇。
随着朝代的更迭,彩礼也作为结婚习俗被保留下来,它既是一种仪式,也是夫家对娘家养育女儿和缔结婚约的答谢。
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 李寅生:
如果两人感情比较真挚,能够同心协力地把家庭生活搞好,有没有彩礼无所谓,但是如果双方家长觉得还是要有一定的彩礼和一定的需求,那么适当地给一些也可以。
▌内容来源:广西新闻频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蜂鸟
▌综合编辑:宜州街头巷尾(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