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香猪价格交流组

今天,我们河池以此荣登《》的头版头条

寿乡河池 2022-07-27 09:46:32

环境倒逼壮士断腕,舍得之间红利释放。 生态优先谋发展》的报道。文章充分阐述了河池市如何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同时,守住生态红线,留住绿水青山。


原文如下


环境倒逼壮士断腕 舍得之间红利释放

广西河池 生态优先谋发展


   (记者刘华新、庞革平、、鸟语花香,谁能想到,脚下这片土地曾是伤痕累累的废弃矿山。投资3.5亿元,植树50多万株,绿化改良土地面积1200多亩,矿山终于披上绿装。更可喜的是,形成了废气、余热、废渣、废水回收利用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行业持续低迷,广西河池南方有色集团却实现“不限产、不裁人、不减薪”,连续多年纳税超亿元。

  在河池,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舍”与“得”的辩证魅力。

  河池挺穷。“老、少、山、穷、库”集于一身,广西每7个贫困人口,就有1个在河池。河池也很富。铟矿储量世界第一,锡矿储量占全国1/3,“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当之无愧。

  靠山吃山,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扛起发展大旗。然而,传统的粗放生产模式曾酿成几起重特大事故,教训深刻,代价沉重。

  痛定思痛,河池整治有色金属产业,关停企业达96家。2012年,河池市生产总值为负增长。河池仍坚定而清醒:涸泽而渔的短视之举,注定行不通;破坏生态的发展,宁可不要!

  刮骨疗毒的产业转型战随即打响了!截至2015年,河池共淘汰落后有色金属产能20.9万吨,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整合至26家。“小、散、乱”彻底改变,“高、精、专”初步形成。

  绿色发展在河池渐成共识。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市仅水泥产能就淘汰了239.8万吨。

  持续守候,终获回报。河池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10浓度连续3年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水功能区水质连续3年100%达标,居广西首位。

  有舍有得,先舍后得。获益“生态”“长寿”两大金字招牌,河池旅游业井喷式增长,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80多亿元,2011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20.3%、32.8%。

  “我们将全力建设精准脱贫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池市委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怀。


河池喀斯特地貌壮美瑰丽,山水景观千姿百态,既是广西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广西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同时,如何守住生态红线,留住绿水青山,成为河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必答题。


旅游扶贫,引入脱贫致富的“活水”



六甲小三峡风光


宜州古文村的花海


2016年,古文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河池唯一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据统计,5年来,河池通过旅游扶贫带动减贫7.55万人。目前,河池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182亿元。

循环经济,推动采矿业转型升级



南方有色集团厂区


南方有色集团生产车间


河池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南丹县内的广西河池南方有色集团,矿区披绿、亭台楼阁,花园式的职工生活区与厂区紧紧相接。在有色金属行业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守住生态红线,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南方有色集团连续多年纳税超亿元,成为广西最大的铅锌锑综合冶炼企业,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工业旅游,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洞天酒海

巴马活泉景区


近年来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旅游,正成为助力工业兴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了解,南丹县的“洞天酒海”,目前已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自2015年9月正式开放以来,“洞天酒海”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带动相关营收4000多万元。2015年,河池市工业旅游接待人数30万人次,实现工业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


来源:河池日报


喜欢我们可以长按二维码或扫一扫添加关注哦!





微信号:gahc2016


值班编辑:西红柿